據國外媒體報道,日前,美國數字媒體協會與美國唱片工業協會、美國唱片出版商協會達成云音樂服務版權費協議。而所謂的云音樂,是基于計算機云計算的一種服務手段,它可以讓用戶將自己的音樂通過網絡同步到不同設備中,如筆記本電腦、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等。
據悉,此次的云音樂協議包括了五種類型的云音樂版權費,涉及蘋果的iCloud、亞馬遜的在線音樂服務和谷歌的免費云服務。此外,協議對CD和網絡下載音樂的現有費用進行了微調。
數字媒體協會的執行董事李·奈夫(Lee Knife)稱,“這是首次我們在進行訴訟之前就達成了協議,說明科技產業和音樂產業之間聯系更緊密了。云音樂產業的前景是提供在線服務,我們能提供越多服務,整個產業就會發展得越好。”
與此同時,大洋對岸的中國,云音樂作為一種新興網絡服務也正方興未艾。但是,提及云音樂版權費、合法化問題,中國相關產業仍處在觀望之中。
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,由于中美國情差異,中國的音樂受眾已習慣了免費的在線聽音樂和在線下載,并不像美國音樂用戶那樣習慣了付費音樂,所以為云音樂征收版權費,對不少互聯網公司是一個極大的負擔。
互聯網資深音樂編輯認為,從早些年的網絡音樂非法下載到今天的在線聽音樂,國內音樂用戶的習慣已經有了一個很大的改變,而在這改變的期間之內,用戶和互聯網音樂公司都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轉型期和磨合期。所以,短時間之內國內互聯網音樂界不會做出太多的改變,也不會像在線視頻網站那樣大規模提供一些有償在線服務。
據了解,目前國內多數提供在線音樂服務的互聯網公司,是通過其他業務來輔助免費在線音樂。而對于音樂,也有不少公司曾低調“嘗鮮”云音樂,但推廣不利往往無果而終。
此外,也有音樂人表示,其實“云音樂”的服務內容和概念在很多網站以及在線音樂服務平臺的“音樂盒”中已經實現了,只是提供的功能沒有那么多樣。而國內的移動終端設備仍然以電腦為主,大規模推行云音樂服務,時機也尚不成熟。
顯然,中國云產物還是概念居多,而音樂云,現實不利、理智也自然多了一點點。
Copyright@ 2011-2016 版權所有:大連千億科技有限公司 遼ICP備11013762-3號 google網站地圖 百度網站地圖 網站地圖
公司地址:大連市沙河口區中山路692號辰熙星海國際2317 客服電話:0411-39943997 QQ:2088827823 37482752
法律聲明:未經許可,任何模仿本站模板、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,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! 隱私權政策聲明